近日,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导论》任课教师张立新老师、杜华老师,班主任周艳老师、张帝老师的带领下,教育技术学241班、242班全体同学赴浙江教育技术博物馆、数字教育港、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见习。
PARTⅠ:浙江教育技术博物馆
见习第一站来到浙江教育技术博物馆。馆内展出实物及图文500余件,内容丰富,全面呈现了浙江省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变迁和生命力之所在。
在发展史展区,从一开始尚未普及的幻灯机到“两机一幕”推广后慢慢常见的投影仪,从纸笔构成的课堂到教学专用平板;在教学仪器展区,曾在教学视频中出现过的教具,此刻真实地陈列在玻璃柜内;在虚拟演播室,同学们深入了解到每堂微课的录制流程。此外,同学们还观摩学习了教育技术发展的不少实例。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融合多种教学资源的学科教室;配有先进音乐设备的“创音工坊”;传感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日常应用;为家长、学生、老师三类群体开发的集成性网络教育资源平台“之江汇”互联网学校……
博物馆不仅让教育技术发展的历程清晰可见,更激发了同学们如何在未来将教育与技术更好结合的无限思考。
PARTⅡ:数字教育港
见习第二站来到了浙江省数字教育港。数字教育港由浙江省电化教育幻灯片厂迭代升级而成,以“数字教育新技术、新产品”为核心,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
在新型音乐教室,演示钢琴可在无人操作下自动弹奏,日常练习钢琴上的屏幕与教学屏幕连接,教师能管控学生的屏幕布置作业,学生在弹奏钢琴时,音准可实时校对。在实验教室,各类先进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在未来教室,各类数字化教学工具应有尽有,仿若置身于教育科技的前沿阵地。
新型教学工具的展示环节,电子黑板可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实时记录学生上课动态;纳米黑板书写便捷、清理简单,提供了六千余种颜色以供书写;3D眼镜能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光笔操控 3D 立体模型转向,呈现每个零件的细节……
这些科技感满满的教育产品,让同学们感受到信息技术赋能学、教、管、评各环节的魅力。
随后,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实验室杭剑平教授与师生亲切互动交流。杭教授结合自身经验、社会需求和行业趋势,对学科就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解读,并耐心解答了学生们在专业知识、就业方向方面的困惑。
PARTⅢ: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
见习第三站来到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在公开课上,老师为我们解答疑惑,“设备的教学功能怎么实现?”“新兴技术的使用感受如何?”“该教学设备有哪里可以改进?”……对同学们未来上好一堂课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在录播教室内,电子白板前后分布,摄像头如同敏锐的视觉系统,老师和学生的行为尽收眼底。录播教室不仅是学校网课的录制地,更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程,输送至与之结对的偏远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推动教育公平。
通过这次见习,大家对教育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教育技术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未来将以自身所学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见习感悟
走进杭州数字港,仿佛踏入科技的梦幻之境。这里的创新氛围浓厚,数字化成果琳琅满目。从智能交互展示到前沿科技应用,每一处都彰显着智慧的力量。它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发展的无限潜力,对未来充满期待。
——教技241班 任天
见习让我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观看五年级的课堂,感受到了新的教学工具在课堂实际中的运用,收获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课堂建议。学校的录播教室连接遥远山区的学生,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科技,正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教技241班 王宵雪
学校配备了先进的远程授课系统,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沿海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间因教育水平差别而带来的学生学习差距。希望未来的孩子们能够从小就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教技241班 喀迪尔耶
参观教育技术博物馆,让我对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参观数字港的过程中,我通过具体实操的方式了解了高新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效果,引发了我从教育技术发展史与当今前沿应用之间的思考。
——教技242班 刘晨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摩学习,我对教育技术领域的理解更加深入。这次见习不仅提升了我的实践技能,也激发了我对教育创新的热情。我期待将来能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教技242班 郭仕铭